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09月28日
《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讀後心得
日文書名:同志少女よ、敵を撃て
本書簡介:
《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為作者逢坂冬馬在日本文壇初試啼聲之作,一舉奪下日本2022年度最受歡迎文學作品『本屋大賞』首獎及推理大賞『阿嘉莎‧克莉絲蒂獎』滿分榮耀。
本書描述殘酷戰爭中,純真少女的成長以及感受。出版時逢烏俄戰爭,「相似國家的自相殘殺」書中滿滿的矛盾以及既視感值得台灣人引以為鑑。
《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劇情簡介
出生於蘇聯平凡村莊的謝拉菲瑪,與青梅竹馬米哈伊爾過著兩小無猜的日子。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粗暴的德軍入侵了他們的村莊,打碎了她升上大學、成為外交官的夢想。
殘酷的女軍官伊麗娜,一把火燒盡了謝拉菲瑪的家與母親的屍體。她的一句「你要選擇戰鬥?還是選擇死亡?」決定了她的命運。無從選擇的謝拉菲瑪進入了女狙擊手的特選部隊,在戰爭中,與同伴相惜,度過生死關頭。
歷經了無數次生命的離別,謝拉菲瑪開始感到麻木:真正的敵人,是德軍嗎?
結局之時,謝拉菲瑪再度與青梅竹馬以及弒母仇人相逢,手裡握著狙擊槍的她,再度扣下了扳機--

作者介紹:逢坂冬馬
逢坂冬馬(日文:あいさか とうま),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學部畢業,畢業後進入一般公司工作,同時持續文學創作,但在長達十年多的創作期間並未獲獎出道。《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本書獲獎後一舉成名,正式出道成為作家。除了本書之外亦有短文、散文創作,2023年推出以反納粹青少年「小白花海賊幫」為主題的《歌われなかった海賊へ/獻給無法歌唱的海賊們》。

逢坂冬馬以出道作獲得本屋大賞,是繼2009年湊佳苗以《告白》獲獎後的第2人。
推理大獎:阿嘉莎‧克莉絲蒂獎 滿分推薦
《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在這項獎項中獲得了全場評審的一致滿分。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是英格蘭著名的推理小說家,著有《東方快車謀殺案》等著作,以她為名的獎項繼承「推理小說女王」的傳統,以推理小說為評選對象,但只要參賽作品是「廣義的懸疑推理」即可參賽。本書《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在這項獎項脫穎而出,但全書讀起來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冒險小說(虛擬自傳),而並非推理小說。
大家好!我是愛書成痴的Jenny,也是一位熱愛日本文化和偶像的日文痴。 如果你和我一樣熱愛日本文化/閱讀,歡迎追蹤我,一起探索日本文學和娛樂的魅力吧! | ![]() | |
《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讀後心得
我很少讀以西方為背景的日本文學,一方面覺得突兀,另一方面總覺得東方文學卻刻意以西方為背景很矯情。沒想到《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這本書給了我完全不同的閱讀體驗,讓我不禁感慨:「文學能夠跨越國籍」,比起語言的障礙,文學中傳遞出來的訊息才是文學作品最重要的部分。本書優秀的傳達出了作者逢坂冬馬的反戰思想,在通俗文學的故事背後,令讀者反思戰爭之於世界,和平的意義。
縝密劇情,理想化美少女性格
「作者逢坂冬馬明明是日本人,卻寫出了連俄羅斯人都寫不出的文學大作。」閱讀完本書的瞬間我充滿著感動,想為這本書寫下這樣的感想文。但當我冷靜之後,重新審視書中的角色,發現本書在女性的描述上有著滿滿的「脫離現實感」。
結局謝拉菲瑪親手終結了曾想共度一生的米哈伊爾的生命,醜陋的戰爭、男性性慾在謝拉菲瑪的這一槍中與女狙擊隊中優美的愛畫出分界線。似乎作者有意將傳統戰爭中男性當權作為議題寫出,這點雖然用的極端,但也令生理女性讀者更加貼近角色心境。《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以女性相守(百合戀愛)為主角群結局,更是將男性、戰爭與主角世界中的「惡」畫上等號。雖然在讀得當下滿是感動,但冷靜之後想想,這樣將性別與善惡二分法的世界,或許還是存在於虛構世界就好。
難道在戰爭中情緒會失控,生理需求凌駕理性的只有男性嗎?書中刻畫出的女性盡是美好、性格單一的一面,卻將大部分的男性描寫成暴力而脫序。但我相信人性不會只有單一層面。只能說在文學作品中,盡可能地將角色刻畫出單一鮮明性格,就是最能被大眾所喜愛的關鍵吧。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結局
如果不怕被劇透的話,可以點擊這裡看
歷經與戰友的死別後,謝拉菲瑪終於與弒母仇人葉卡重逢,在與對方對峙之時,她無意中見到青梅竹馬米哈伊爾露出她不曾見過的下流神情--米哈伊爾捨棄了過去對謝拉菲瑪的諾言,利用戰爭為藉口施暴於德意志女性。謝拉菲瑪扣下了扳機,親手結束了米哈伊爾的生命。
當歐亞戰線結束後,謝拉菲瑪與恩師伊麗娜回到兩人初次相遇的地方,共同復興村莊。
虛構故事中的真實角色:狙擊手柳德米拉
《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罕見地以女狙擊手為主題。在史實中,俄羅斯確實是唯一派女性上戰場的國家,書中出現的超強狙擊手(同時也是伊麗娜昔日的戰友),柳德米拉更是實際存在於現實世界的傳奇人物。在現實世界,她於德蘇戰爭中狙擊射殺了309人。在虛構小說中,加上實際於現實世界出現的人物,令這本書讀起來額外真實。
優秀的反戰大眾文學
雖然本書中只有短暫描寫謝拉菲瑪、嘉娜(媽媽)的戰後創傷後壓力(PTSD),但實際上戰爭結束後的日子遠遠長於戰爭的當下,在精采的槍炮之戰後,尾段描寫出戰爭後的空虛,槍林彈雨的故事過後,令人重新檢視這段戰爭的必要性。在戰爭中勝出的就是勝者?然而,戰勝國蘇聯卻在戰後徹底否定史達林的體制,謝拉菲瑪等人、蘇聯大軍究竟是為何而戰?
我不認為《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是一本很出色的戰爭文學,但這本書絕對是出色的反戰作品。透過鮮明性格的少女,可以令讀者省思戰爭的必要性,以及戰爭後無盡的空虛。
烏俄戰爭之於《少女同志》,與現實相反的結局
《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故事結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半段(後半段的戰場在亞洲),當時的蘇聯在歐亞大陸擊退德國軍隊,主角群也決心不再參加戰爭,同時謝拉菲瑪感嘆「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友誼應該會持續下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本書卻是在出版後的三個月爆發了烏俄戰爭,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友誼,早已在現實世界消失的無影無蹤,令人不勝唏噓。
《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漫畫版已出,動畫化指日可待
閱讀這本書時,腦袋裡自然而然浮現出了近年來日系輕小說的女性角色。謝拉菲瑪所在的狙擊隊少女們個性分明,雖然各有不同的野心,但本質都是單純可愛,與殘酷的戰場形成強烈對比。近年來日本陸續有《幼女戰記》《少女與戰車》這類作品問世,可以想像《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這部作品也據有優秀的動畫化條件。
由於劇情、角色已擁有相當優秀的條件,甚至假設刪除本書的史實部分,我想仍會成為廣受大眾喜愛的作品。可惜的是目前仍未有動畫化或者電影化消息。

《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佳句 日文讀書筆記
在蘇聯,玩笑與批判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無論是玩笑還是批判,總之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不能說。即使可以在地區會議向當局者表達對生活的不平或對生產配額的不滿,也不能批判黨本身。雖然鼓勵人民向報社投稿,表達對公務人員的不平不滿,然而要是膽敢批評最高領導者,一定會馬上被捕。
ソヴィエト連邦で冗談と批判はそう明確に違うものではない。そしてそれがどちらであるにせよ、何を言っていいか、悪いかは決まっている。地区会議で当局者に生活の不平やノルマへの不満を述べることはできても党そのものを批判することはできない。役人への不平不満を新聞に投書することは推奨されるが、そこに最高指導部への批判を書こうものなら即逮捕。
反正遲早都要破壞這一切的。聽好了,死者已經不存在了。等到妳一死,所有的回憶都會煙消雲散。反正這個家裡已經沒有值得妳留戀的東西了。
どのみちその後にすべてを壊す。いいか、死者は存在しない。そしてお前が死ねば思い出とやらも消えてなくなる。どのみちこの家には、さしたるものもないだろう。
因為有報仇雪恨的目標,才有理由活下去,宛如人間煉獄的戰鬥也才有意義。仔細想想,無數蘇聯人民的動機也都是為了復仇。有人基於國仇,有人基於家恨,但無論是國仇還是家恨,總之都是為了報仇雪恨的動機支撐著巨大的國家機器去完成戰爭這項需要巨大能量的事業。
復讐を遂げるという目標によって生きる理由が生じる。そして過酷な戦闘を戦う意義が生まれる。思えば無数のソ連人民の動機もまた、復讐にある。それが国家に基づくものであれ、家族に基づくものであれ、復讐を果たすという動機が、戦争という、莫大なエネルギーを必要とする事業を成し遂げ、それを遂行する巨大国家を支えているのだ。
「恐懼也好,喜悅也罷,士兵是一種透過分享相同的經驗,方能成為夥伴的人種……部隊裡強姦女人的時候,要是有人敢說這樣觸犯軍紀,那個人肯定會受到排擠。長官不理他、部下也不聽他的話。反過來說,一群人一起強姦女人反而會提高部隊的同儕意識,藉由共同的體驗強化彼此間的連帶關係。」
「兵士たちは恐怖も喜びも、同じ経験を共有することで仲間となるんだ。……部隊で女を犯そうとなったときに、それは戦争犯罪だと言う奴がいれば間違いなくつまはじきにされる。上官には疎まれ、部下には相手にされなくなる。裏を返して言えば、集団で女を犯すことは部隊の仲間意識を高めて、その体験を共有した連中の同志的結束を強めるんだよ。」
「需要這種現象?自己國家的女人被侵犯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能讓人民產生被害者心理。在自己也可能受到危害的各種情況中,以女人被強暴的故事最容易理解。從某個角度來說,其實正中他們的下懷。」
「需要?女が犯されることにどんな需要があるというの?」
「被害者意識を持つことができる。自分たちもひどい目に遭ったんだという物語の中で女性への乱暴はとても分かりやすい。ある意味で事情が整っている。」
遺憾的是,即使是看起來再怎麼普世的價值,都不是當權者所能定義的,而是由當時形成某種『社會』的人基於不成文的默契建立起來的。
悲しいけれど、どれほど普遍的と見える倫理も、結局は絶対者から与えられたものではなく、そのときにある種の『社会』を形成する人間が合意により作り上げたものだよ。
《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啟蒙之書《戰爭沒有女人的臉》、俄羅斯狙擊手柳德米拉
作者逢坂冬馬的父親是歷史學者奈倉哲三,姐姐是俄羅斯文學研究者兼譯者奈倉有里。逢坂冬馬在本書創作期間多次請姐姐奈倉有里翻譯俄羅斯相關文獻,此篇訪談「戦争文学で反戦を伝えるには」之中逢坂冬馬提到《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的創作契機來自於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戰爭沒有女人的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狙擊309名敵軍的俄羅斯狙擊手 柳德米拉(Lyudmila Pavlichenko)的自傳。
我在讀完本書後也讀完《戰爭沒有女人的臉》與日本漫畫版,歡迎讀這篇看介紹與心得分享。
註:柳德米拉(Lyudmila Pavlichenko)的真實故事被改編成電影《狙擊·309》。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本書的想法,謝謝你閱讀到這裡。
如果喜歡此篇文章,歡迎用以下連結購買電子書。本站可以獲得些許津貼作為寫更多文章的動力,而您也不會有額外支出的產生。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勵,謝謝!
歡迎追蹤FB@Jenny日文讀書筆記/IG@readerjennybook,才不會漏掉下一本日本小說推薦文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