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蟲讀後心得

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05月15日

伊坂幸太郎《瓢蟲》心得

—與電影版不同的黑色幽默—

日文書名:マリアビートル

本書已被改編為好萊塢電影『子彈列車/殺手列車/Bullet Train』,由布萊德彼特主演。

本篇文章以《瓢蟲》小說內容為主。

在這篇文章你可以讀到

  1. 《子彈列車》好萊塢電影原作,相較於電影的動作武打,《瓢蟲》原著小說更重視靜態的人性及哲學的探究。
  2. 《瓢蟲》伊坂幸太郎殺手系列第二作,殺手才有的黑色幽默,前作《蚱蜢》角色也亦有在本書登場。
  3. 「人為什麼不能殺人?」﹑「盧安達大屠殺」﹑「被權力者掌控的安心感」以伊坂幸太郎專有的黑色幽默劇情探討嚴肅的社會體制。

伊坂幸太郎 《瓢蟲》劇情大綱

這是一個職業殺手的世界。但就是這麼碰巧,一輛由東京駛往盛岡的新幹線列車上,竟然同時集結了不只六位殺手?

主角七尾殺手代號「瓢蟲」,原本以為只是接到運送行李箱的簡單任務,沒想到卻遇到仇家。下不了車的他被雙胞胎殺手蜜柑檸檬纏住,還遇到大叔與中二學生的奇怪組合,事情越捲越大⋯⋯但是還是下不了車。

「蜜柑+檸檬」水果二人組,外貌氣質相似的一對殺手,經常被人誤認為雙胞胎,但其實毫無血緣關係。蜜柑個性謹慎、熱愛文學,檸檬心浮氣躁、迷戀湯瑪士小火車。
「七尾」擁有一等一的殺人特技,瞬間可斷人頸椎,可惜卻是一名衰尾至極的霉運殺手,任何單純案件一到他手中,便會複雜無比。
「王子」外表聰明伶俐的優質美少年,內心卻黑暗得令人顫抖,早熟性格與博學多聞讓他將大人輕易玩弄於股掌。
「木村」前殺手,退休後嗜酒成癮、老婆跑了、兒子被人推下大樓重傷昏迷,為了復仇,他決定搭上前往東北的新幹線列車……

四組人馬帶著各自的使命,在新幹線上彼此交會,災難、風暴與混亂場面一觸即發……

伊坂幸太郎殺手系列共有三部曲,《瓢蟲》描述前作《蚱蜢》的後的世界,前作角色亦有在本書出現。

(部分取自於博客來書籍簡介)

 伊坂幸太郎瓢蟲小說讀後心得

《瓢蟲》電子書中文版
電子書日文版

這一部分以本書的劇情分析為方向撰寫,會爆雷,請斟酌閱讀!

瓢蟲》小說讀後心得

「為什麼人不可以殺人?」在一個充滿殺手的世界中探討這個問題看似矛盾,但作者伊坂幸太郎就是喜歡將這種衝突放到作品中。或許讀者在閱讀的當下只是會心一笑,但當我在整理《瓢蟲》這本書畫線重點時,卻發現滿滿是沉重的人性悲劇。

《瓢蟲》本書的寫作手法採用交錯主角,由不同視角描寫,始於為子復仇的木村,結束於終於逃出列車的苦命瓢蟲。由於在不同章節中的主角不同,所以經常上個章節以本名表示的角色到了下個章節就變了個稱呼。像這樣不停變換視角的寫作手法經常令我很緊張,上個章節感覺瓢蟲才要逃過一劫,下個章節又發現別人要對他不利。

看完本書後我最感興趣的角色是中二學生:「王子」,許多作者想帶出的議題都由這個角色推進,以下的讀後心得以這個角色為中心描寫。

由「王子」 探討「盧安達大屠殺」

書中王子的戲份非常多,甚至可以說比主角瓢蟲扮演著更重要的劇情角色,因為他的惡意捉弄,害得檸檬、蜜柑、木村、瓢蟲等人陷入危機。

雖然在書中他間接害死了可愛水果雙人組「蜜柑」跟「檸檬」,撇除掉他刻意挑戰、刁難大人這點令人討厭外,他在書中提到的議題卻相當值得我們思考。

子彈列車王子
漫畫《妖精的尾巴》作者真島浩繪製的子彈列車王子
圖片來源

書中提到王子對「盧安達大屠殺」非常感興趣,「盧安達大屠殺」為1995年的慘無人道悲劇,死亡人數高達80萬人,其事件中的人性矛盾促成王子以「為什麼人不可以殺人?」作為偽裝的純真面具。
「為什麼人不可以殺人?」這是小說中王子在一見到大人就會丟出的問題,其目的是為了讓對方以為他很單純,但同時因為大人沒能好好回答他的問題,所以他才持續用這個問題來挑戰大人。

直到書中接近結局時,路過的補習班老師鈴木(《蚱蜢》主角)他的回答直接打臉王子。相較於一般大人總是跟王子說「等你長大就懂了」,鈴木回答出了與一般大人不同的答案:

我才覺得奇怪,為什麼你們擅自決定把「不可以殺人嗎?」這種問題丟過來。照理來說「為什麼不可以揍人?」「為什麼不可以隨便跑進別人家過夜?」「為什麼不可以在學校放火?」更應該被問吧?「為什麼不能笑人?」比殺人更毫無道理。所以,當我聽到你問這個問題時,我覺得你只是想把『殺人』這偏激的主題拿出來,故意讓大人困擾。

僕は不思議で仕方がないんだ。どうして、君たちは決まって、『人を殺したら、どうしていけないのか』というそのことだけを質問してくるのか。それならば、『どうして人を殴ったらいけないのか』『どうして他人の家に勝手に寝泊まりしてはいけないのか』『どうして学校で焚き火をしたらいけないのか』とも質問すべきではないかな。どうして侮辱してはいけないの? とかね。殺人よりも、もっと理由の分からないルールがたくさんある。だからね、僕はいつもそういう問いかけを聞くと、ただ単に、『人を殺す』という過激なテーマを持ち出して、大人を困らせようとしているだけじゃないか、とまず疑ってしまうだ。

這就好比把這世界上只有一本的超稀有漫畫燒掉,讓你再也沒辦法拿到那本漫畫的道理是一樣的。對我來說,雖然生命跟漫畫價值不同,但客觀來說這兩者道理是一樣的。所以當你問「為什麼不可以殺人?」時,對我來說就跟問「為什麼不可以燒掉超稀有漫畫?」是一樣的。

たとえば、世の中で一冊しか存在しない、希少なマンガ本が燃やされた場合も同じだ。もう二度とそれは、手に入らない。僕自身は、命とマンガは同等に思えないけれど、客観的に理屈を言えば、その二つは一緒だ。だから、君は、『どうして、人を殺してはいけないのか』と訊ねる際は、『どうして、超レアなマンガ本を燃やしたらいけないの』とも訊ねるべきだよ。

在鈴木打臉王子的同時,除了以另一個層面切入問題,解開了讀者的疑惑,也在言談中帶出「你只是想刁難人」「別問白癡問題」等背後的含義,在本書中段檸檬和蜜柑因著王子雙雙送命後,終於看到有人給王子教訓感覺更是爽快。

說出這番話的是殺手系列小說中《蚱蜢》的主角鈴木,可惜在『子彈列車』電影版中未能安排這個角色。王子在電影裡也不如小說中聰明,推薦對電影有興趣的人,一定要看看原作小說,各有不同的精彩之處。

《蚱蜢》這本書作為殺手系列第一部,描述懦弱的老師鈴木為了替死去的妻子復仇而加入黑道,在復仇對象死後被捲入莫名其妙的殺手打鬥中。鈴木在本書《瓢蟲》再度出場,一開始以為只是個路人角色,但由他的對話中,感受得出來鈴木在復仇後的無奈空虛。「復仇後的世界」如同「人為什麼不能殺人?」這個問題一樣,沒有正確解答。

蚱蜢電影生田斗真GRASSHOPPER

『蚱蜢/グラスホッパー』電影的老師鈴木由生田斗真飾演

可惜之處:電影拍不出的原著細節、人性悲劇

其實《瓢蟲》整本書的劇情都很荒謬,讀著會令人很想吐槽新幹線難道沒人巡邏嗎?一群人在車上到處開槍竟沒人察覺,但,別忘了這是伊坂幸太郎的小說,如果只在乎合理性的話會錯過這本書的樂趣。

書中提出的「盧安達大屠殺」,我認為這個議題相當沉重,也許許多讀者也只會看過,當成令王子成為屁孩的小故事而已。但對我來說,正是因為讀了這本書,我才認真的去看待了這個事件,這是真實發生在現代的人性悲劇。非常可惜電影沒有拍出這個議題,更讓電影中的王子少了原著中聰明的一面。

這本書人物的對話有許多觀點值得我們深思,我把這些對話放在以下日文讀書筆記的佳句分享。

七尾代號為什麼叫瓢蟲?

七尾代表七個點,瓢蟲在日本代表著七大不幸,然而,因為瓢蟲將七大不幸背負在身上,所以讓見到瓢蟲的人反而幸運。

湯瑪士小火車

書中「檸檬」每次總是以湯瑪士小火車中的角色來評論對方,看人有自己的一套見解,就結果來說也相當準確。例如:「檸檬」一開始說王子是熱心單純的培西,隨著相處後卻發現他是狡猾、愛說謊的迪索,留下了詐死訊息給「蜜柑」。

湯瑪士小火車子彈列車
「檸檬」用來譬喻「王子」的角色:熱情好事的培西與狡猾的迪索
圖片來源

主角的瓢蟲雖然擁有書名的殺手系列昆蟲代號,但我認為作者想要討論的議題並不在瓢蟲身上。打從一開始瓢蟲就只是想脫離麻煩,但卻越陷越深的倒楣鬼。

小說中的人物性格鮮明,電影保留了重要的性格,同時也改寫了小說中的結局,以下以表格整理。

小說《瓢蟲角色與電影對照

《子彈列車》演員電影/小說重要作為、改編之處
布萊德彼特
(Brad Pitt)
代號瓢蟲/七尾電影中是為頂替其他殺手任務才上車。小說中是自願接了接行李箱的任務,與狼結怨的淵源是因為三個小學生。
亞倫泰勒強森
(Aaron Perry TaylorJohnson)
蜜柑經常引用名作內容來表達想法,
小說中:與檸檬外表相似,經常被人誤認為雙胞胎。
布萊恩泰瑞亨利
(Brian Tyree Henry)
檸檬湯瑪士小火車愛好者。
小說中:與蜜柑外表相似,經常被人誤認為雙胞胎。
喬伊金
(Joey Lynn King)
王子/王子慧原著小說為擅長操弄人性的14歲男學生,總愛問:「為什麼人不能殺人?」
電影中改編為白死神之子,計畫對白死神復仇。
Andrew Koji木村雄一前殺手,兒子木村涉被王子陷害身負重傷,為了復仇因此搭上列車。
小說中許多描述他被王子掌控的心態,從一開始的反抗但到中後段卻臣服於被對方操弄的矛盾感。
真田廣之長老/木村茂已退休殺手,一眼就識破王子的壞心眼。
電影中雖然只在尾段登場但卻是說出「因果輪迴」這句貫。全部電影之處的角色。
Michael Shannon白死神/峰岸小說中為不顧兒子死活與外遇對象在別墅逍遙的黑道父親。
電影中改編為王子的父親,為了替死去的妻子報仇,不惜派人暗殺自己兒子,用盡手段。
《子彈列車》電影未登場鈴木殺手系列前作《蚱蜢》主角,在書中尾段出現,言談中帶給王子極大的侮辱,導致王子的結局。
《子彈列車》電影未登場槿殺手系列前作《蚱蜢》殺手之一,小說中成功殺害王子的同夥,保護了木村兒子的性命。
《子彈列車》未登場木村晃子木村茂妻子,已退休殺手。
《瓢蟲》電影與小說人物比較

電影《子彈列車》與小說《瓢蟲》改編之處

  1. 原作的書名取自來自於殺手系列的昆蟲代號主角「瓢蟲」,電影名子彈列車(Bullet Train/弾丸列車)則取自日本對新幹線的別名。
  2. 小說與電影皆發車於東京站,但小說中的目的地為盛岡,此線路會經過作者伊坂幸太郎的老家仙台(東北新幹線);電影改編為國際知名度較高的京都(大阪京都線)。
  3. 電影著重在瓢蟲「運氣」的不好,只是頂替別人的簡單任務卻遇到仇家,但小說中的瓢蟲是自己接了這項任務。
  4. 蜜柑與檸檬在小說中設定為外表相似的兩人,但電影找了完全不同膚色的兩人飾演。伊坂幸太郎的原著《瓢蟲》小說中檸檬與蜜柑都死了,瓢蟲在結局抽獎得到一箱檸檬和蜜柑,象徵兩人的復活。
  5. 電影《子彈列車》裡檸檬活了下來,甚至親自駕駛「子彈列車」,在結局以「蜜柑」卡車殺死王子。比起小說對王子不明不白的結局,我想大眾會更喜歡這種惡人有惡報的爽快結局!
子彈列車檸檬蜜柑
檸檬與蜜柑
圖片來源:『子彈列車』電影官網

《瓢蟲》作者:伊坂幸太郎

伊坂幸太郎 Isaka Kotaro(日文:いさかこうたろう)以推理小說打開名聲,也因此日後他的許多作品被歸類為推理小說。現已不拘泥於推理作品,作品重視娛樂性、特徵為異想天開而獨創的世界觀、多重的構想力與輕盈灑脫的筆風。作品中獨特的世界觀、詼諧幽默的諷刺是讀者喜愛他的主因。

伊坂幸太郎寫作不限題材,對於不同領域都有所涉及,例如書中的重要角色檸檬經常掛在嘴邊的「湯瑪士小火車」,據作者伊坂幸太郎表示這只是他長年陪兒子看動畫時自然而然學到的,並非刻意去搜集的資料。

伊坂幸太郎的多部作品皆被日本拍成電影,本篇文章介紹的《瓢蟲》是第一部由好萊塢翻拍的電影。

伊坂幸太郎書籍推薦

喜愛日本文學的人一定都知道伊坂幸太郎這位作者,對我來說,他與湊佳苗、東野圭吾、乙一就是我的日本小說啟蒙童年。

至今伊坂幸太郎著作中有16部被翻拍成電影或著連續劇,以下介紹台灣粉絲較為知名的作品。

中譯影視作品演員備註
《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寄物櫃》松田龍平、瑛太
《死神的精準度》金城武
《重力小丑》加瀨亮、岡田將生
《華麗人生》堺雅人、柄本佑
《Golden Slumbers: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堺雅人、竹內結子2018年韓國版由姜棟元主演
台譯:宅配男逃亡曲
《蚱蜢》生田斗真、山田涼介
《小小夜曲》三浦春馬
《瓢蟲》《子彈列車》布萊德彼特、真田廣之好萊塢翻拍
《蹺蹺板怪物》安海瑟威Netflix電影已宣布翻拍
伊坂幸太郎書籍影視化作品

《瓢蟲》小說佳句日文讀書筆記

  • 伊坂幸太郎式黑色幽默

瓢蟲:「現在我抱著狼,被車子搖來搖去。要拿這個屍體怎麼辦啊?」
瑪麗亞:「那你們就在通路的門附近抱著,一直親不就好了?」

七尾:「今、俺は狼のことを抱えて、右往左往しているんだ。死体をどうしたものやら」
マリア:「デッキのドアの近くで抱き合って、ずっとキスでもしてればいいんじゃないの」
  • 水果兩人組,可愛的檸檬與蜜柑

檸檬:「你知道『犯人不是被發現的,而是做出來的!』這句名言是誰說的嗎?」
蜜柑:「反正又是你最喜歡的湯瑪士小火車吧?」
檸檬:「才不是什麼都湯瑪士,是我啦!這是我的台詞『犯人不是被發現的,而是做出來的!』」

レモン:「『犯人は見つけるんじゃない。作るものだ』って名言を吐いたのは誰か分かるか?」
みかん:「どうせ、おまえの好きな機関車トーマスに出てくる誰かだろうが」
レモン:「何でもかんでもトーマス君の話をするわけがねえだろうが。俺だよ、俺。俺の台詞だ。」
  • 3.看日文原文才懂的兒子(息子)笑話

在睡覺的『兒子』看起來沒有呼吸。
「『兒子(息子)』這個字有「息(呼吸)」在裡面,原來有呼吸的才是兒子嗎?」

寝ている息子さんが、息をしていないように見えたんじゃないですか。
「『息子』という字には、『息』という字が入ってるな。息をしていてこその息子というわけか」

這段笑話一定要看日文原文!

  • 操弄人心的王子

「許多統治者都長於此道,他們隱藏自己的意圖,故意不說出這輛列車的終點在哪裡,神色泰然的搬運乘客。乘客其實可以在中途下車,但盡量不讓他們發現這個事實,裝作自然地讓列車通過。當人們後悔『早知道那時候就下車了』的時候,都已經太遲了。無論是大屠殺還是戰爭,或是對自己毫無益處的條文修訂,幾乎都是『注意到的時候已經變成這樣了』、『早知道會變成這樣,我就反抗了。』」

多くの統治者はそれを得意とする。自分たちの意図を隠し、つまりは、その列車の終着駅については伏せたまま、乗客をごく自然に移送していく。途中で停車した駅で、乗客は降りることもできるのだが、そのことには気づかせない。自然を装い、列車を通過させる。人々が、「あの時、あそこで降りていれば」と後悔した時にはすですでに遅い。虐殺にしろ、戦争にしろ、そして、自分たちには何のメリットもない法改正にしろ、そのほとんどは、「気づいた時にはそうなっていた」のであり、「こうなると分かっていたら、抵抗していた」となる。

人這種生物只要給予他說明,他就會相信,如果被偉大的人物自信滿滿的說「不用擔心」的話,就會獲得某種程度上的安心感。但,偉大的人才不會說出全部的真相。

人というのは、何か説明があれば、それを信じようとするし、偉い人間が自信満々に、『心配はいらない』と言えば、ある程度は納得しちゃうってことだよ。そして、偉い人は、本当のことを全部話すつもりはない。

王子的腦中雖然浮現出了道歉的話,但不說出口。他明白,道歉這種話會導致人的上下關係,要更慎重地使用。

王子は、謝罪の台詞を頭に浮かべたが、口には出さない。謝罪の言葉は、人と人の間に上下関係を作り出すため、慎重に発しなくてはならない。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本書的想法,謝謝你閱讀到這裡。

如果喜歡此篇文章,歡迎用以下連結購買電子書。本站可以獲得些許津貼作為寫更多文章的動力,而您也不會有額外支出的產生。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勵,謝謝!

《瓢蟲》電子書中文版
電子書日文版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