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05月15日
《本命燃燒》心得
—比起本命,我們更加愛著追逐本命時的自己—
日文書名:推し燃ゆ
《本命燃燒》劇情簡介
《本命燃燒》描寫粉絲心聲的新時代苦痛愛戀。視追本命為人生最大目的山下朱里(あかり)為上野真幸深深著迷,她為本命活著、將真幸的一切奉為信仰。
不擅長社交的她為了本命開設了部落格,交到了一群同擔朋友;課業成績遠遠落後於同濟的她,為了本命主演的戲劇作品瘋狂讀歷史書,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分。在現實生活與人沒有任何連結的她,因著本命上野真幸而與世界產生了連結。
然而,當因著本命而建築起來的世界隨著本命的偶像生涯殞落之時,她的世界也隨之崩解。

《本命燃燒》心得
朱里雖然身為真幸的粉絲,但面對偶像的失態絲毫不感到憤怒。本書就以這樣的開頭點出朱里對偶像的癡迷。她稱真幸是她生活的中心,是她的脊椎,全力打工的時薪皆以CD的單價、演唱會門票來換算,全力推本命的人生就是她存在的目的。
我非常明白喜歡本命的那種心情,想讓全世界知道他是那麼的棒那麼可愛,希望微薄的自己能努力讓更多人喜歡上他,當我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在發出與本命有關係的訊息時,縱使對我來說有語言的隔閡,但我仍會保持正面的心情找出方法,這就是本命的力量吧。
然而,我也明白當本命成為眾矢之的時,失落的自己會陷入怎樣的痛苦,像是被世界背叛了般,只想回到過去擁有本命的美好,努力為自己的本命找藉口。當本命曾帶給自己的快樂等同本命自己帶給的痛苦時,想放棄也割捨不了。
本書的最後,朱里面臨祖母過世﹑本命退出演藝圈,失去了「脊柱」的她只能無力的匍匐前進。她選擇接受了這樣的自己,看似寂寞的結局,但最貼近真實的粉絲生活。
我們愛著的,是追逐本命時的自己
在看這本書時,我想起我自己在追星的生活中,確實是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自己——最基本的以課金支持本命;雖然入坑的晚,但努力補完喜愛的演員山崎賢人的出演作品;為著本命即將上映的戲劇,拼命啃完超難懂的原文書;為了本命第一次看完無字幕的日本時代劇 『長崎翻譯異聞錄』——這一切的一切,甚至連這個網站,都是在有著追星這個動力之下,產生出來的毅力。
我想,人始終需要有憧憬的事物來給自己的人生富有意義。譬如,我們經常聽到有父母會說自己是為了孩子而活,這也是同樣的道理。追逐本命也是這種感覺吧,很多粉絲會把本命視為自己的兒子女兒,這種不求回報的愛,會讓人覺得自己的生存更有意義,使人們迷戀於這種犧牲感——書中的朱里這樣說:
這世界上有朋友﹑戀人﹑家人等不同的關係,我們都受著這些影響改變我們的日常點滴。對於那些總是希望有著對等相互關係的人來說,會把我這種失去平衡的關係說成是不健康。
對我來說,愛著本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幸福,我才不想被人說三道四。我跟本命並不是相互相思的那種關係。世間には、友達とか恋人とか知り合いとか家族とか関係性がたくさんあって、それらは互いに作用しながら日々微細に動いていく。常に平等で相互的な関係を目指している人たちは、そのバランスが崩れた一方的な関係性を不健康だと言う。
あたしは推しの存在を愛でること自体が幸せなわけで、それはそれで成立するんだからとやかく言わないでほしい。お互いがお互いを思う関係性を推しと結びたいわけじゃない。
我真的相當佩服作者,唯有真正是粉的人才寫得出這種只有單方面的本命愛。
任性但又無私奉獻的語氣,唯有在追逐本命時才是真正的自己。
本命是什麼(本命/推し)?
日文中的本命(日文讀音Hon-mei)﹑推し(日文讀音O-shi)可以是任何東西,只要是你喜歡的,想要推廣給更多人知道的就可以是本命。
命不一定是實際存在的偶像或演員,也能是二次元的動畫或遊戲角色,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
「本命」這個詞彙較早被人使用,「推し」是近年來興新的日文,雖然推し這一詞彙還很新鮮,但其背後的動作、由來一直存在於我們日常的生活中。
《本命燃燒》作者:宇佐見鈴
宇佐見鈴,出道作《かか》刷新「史上最年輕的三島由紀夫賞得主」紀錄,2020年藉由《本命,燃燒》,以「史上第三年輕得獎者」之姿榮獲第164回芥川賞。本書是現役大學生,同時也是追星一族的她才寫得出的身為追星族的寫實掙扎故事。
本命燃燒:人物分析&結局象徵
人物分析:內心孤獨的山下朱里
本書主角,由朱里面對他人的交流中,我們能明白朱里本身有適應障礙(発達障害),這點在作者的訪談之中也有提到。
朱里的父親本可以帶著全家移民到國外,卻因著祖母的孤獨,朱里母親、姐姐及朱里三人被迫留在了日本。朱里母親心理不平衡,更是將自己的期望壓在孩子身上。然而,朱里的姐姐做得到的事她卻做不到,相形見絀的她與家人關係不好。不管在學校、家裡都沒有地位。內心孤獨的她,只有在追逐本命時感受到活著。

人物分析:本命上野真幸
上野真幸扮演舞台劇上的彼得潘,說著台詞:「我才不想成為大人!一起去夢幻島吧!」抓住了朱里的內心。團裡代表色為藍色。
書中沒有過多著墨上野真幸實際發生的事,對於讀者來說,也像是現實生活中的偶像般,無法得知真相。書中描述上野真幸的生日8月15日,其實也正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之日。是否作者刻意將上野真幸升格為與戰後天皇同等,顯示他在朱里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呢?這點唯有作者知道了,但確實朱里的人生是因為著上野真幸而轉動,在她心目中如同神一樣,是朱里的救世主。
尾段,朱里在最後一場演唱會親眼見到他左手上閃爍的銀色戒指,她明白了眼前曾經吶喊著不想長大的男孩早已成為大人。停滯不前,始終迷戀過去的,只有朱里自己。
自從聽見了年幼的彼得潘在舞台中說著:「才不想成為大人!一起去夢幻島吧!」這句話後,山下朱里就深深為上野真幸著迷。
長大後她偶然想起這位彼得潘,一查知後發現他就是活躍在電視上的那位藝人,被揪住內心的她從此開始了追星人生。
朱里遇到本命的事可以輕鬆地轉換自己:不擅長社交卻能為本命開設部落格為了本命的戲劇作品學習歷史,課業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分。在現實生活與人沒有任何連結的她,因著本命上野真幸而與世界產生了連結。尾段,偶像宣布引退。因著本命而建築起來的世界隨著本命的偶像生涯殞落之時,她的世界也隨之崩解。
消沉的她自暴自棄,被學校停學,被打工辭退,被家人瞧不起。尾段,朱里並沒有真正的振作起來,卻是接受了這樣的自己。
結局分析
本命脊柱燃燒成為了灰燼。失去本命脊柱的朱里抬不起頭,只能彎曲身子活下去,但這也是自己——作者巧妙的將傳統習俗撿骨的意念與小說中現代追星文化自己的脊柱這兩種概念相結合,更深的含義是朱里找回並自我認可自己的價值。
當深信的一切改變時,我們還能倚靠什麼活著?雖然主題為追星,但本書作者僅是以追星來探討另一種議題。
《本命燃燒》所描述的日本追星文化
- 代表色
在團體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顏色,會在周邊、演唱會時用上。身為粉絲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盡可能的用上本命的顏色來彰顯自己與本命的連結。
- 直播
書中描述出現代偶像會用直播與粉絲互動,在直播時,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畫面都非常珍貴,書中描寫朱里只有在本命不在畫面時,瞬間回到現實,才會去注意畫面以外的事物,其餘時刻全身心都在感受畫面中的他。
- 觀賞用/保存用/佈教用的大量周邊。
朱里將佛壇上堆疊的水果與為了本命購入的大量供品相比。她解釋這些是一樣的道理:都是祭壇,為了獻給神明以及奉獻給本命,而懷抱著感謝的神聖心情,僅此而已。
相仿的成美不同的人生
朱里不擅長與人有交流,稱得上是朋友的只有同為追星族的成美。成美是能在現實生活中分享追星生活的朋友,兩個人各有支持的偶像,但成美由出道偶像轉為支持地下偶像,只因為地下偶像比出道的偶像更容易互動。
就當朱里正在為本命引退,苦惱到退學無法正常生活之時,成美卻捎來消息告訴她:自己與地下偶像交往了,兩人相熟的契機只是成美為了對方割的雙眼皮,語氣中帶有無奈的炫耀語氣,這段描述與朱里當下的心境完全形成強烈對比。
雖然不是每個人對於本命都抱有「真實愛情/リア恋」這種情感,但成美的追星順遂之路相對於朱里本命的殞落,令人不勝唏噓。
《本命燃燒》書名燃燒的含義
在本書的開頭:
「本命」在燃燒,聽說是毆打粉絲。
推しが燃えた。ファンを殴ったらしい。
這裡的燃燒是日文的雙關,日文常用炎上一詞來表示遭受批評,此句除了寫出本命成為眾矢之的無奈,也巧妙連接到尾段的燃燒。
人燃燒,肉燃燒,成為了骨。
人が燃える。肉が燃えて、骨になる。自業自得。自分の行いが自分に返ること。
自己犯的業障終究要自己來補償,這就是自作自受,肉就是被削下了的骨,
推本命本應是我的業障,我曾想花我的一生支持他。
肉を削り骨になる、推しを推すことはあたしの業であるはずだった。一生涯かけて推したかった。
這句話像是在說祖母過世時的火化撿骨,但同時結合了朱里自己的心聲。
在她的心裡本命已燃燒過後也消失而去,但就像人火化後還會剩下骨頭一樣,就算本命已不在,還是會存在著什麼在她的內心。
盡全力推過本命的人生,仍然是現在的她。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本書的想法,謝謝你閱讀到這裡。
如果喜歡此篇文章,歡迎用以下連結購買電子書。本站可以獲得些許津貼作為寫更多文章的動力,而您也不會有額外支出的產生。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勵,謝謝!
歡迎追蹤FB@Jenny日文讀書筆記/IG@readerjennybook,才不會漏掉下一本日本小說推薦文唷!
我想可以將追星這件事套用在任何你能揮灑熱情的事,當我們陶醉時能更確切感受到生命,更加去加深每一分每一秒。我們在追逐本命/熱中事物時感受到活著,或許我們比起愛著本命,更愛追逐本命時的自己。
如果你喜歡這本書,歡迎點以上影片看看作者講解這本書(Youtube連結,中文字幕),便可了解作者有著追了八年以上的演員經驗,以個人經驗加上想讓跟多人知道追星文化的起點,才完成了這本極為寫實的痛苦愛戀小說。精湛的文學手法不愧能奪下第164回芥川賞。
(中文是我自己的翻譯,還請各方大神不吝指教。我也想看看官方中文版的翻譯,好可惜中文版沒有電子書!)
《本命燃燒》日文讀書筆記
日本語感想文
推しを中心の人生こそ輝いてる、推しを全力推しの時自分感じられる。
自分の好きなアイドルいますので、主人公あかりの気持ちがよくわかります。好きな推しを非難された時、好きの気持ちは大きいほど、悲しさを感じます。
推す側のファンとして、できるだけ推しの罪を半分引き受けてもらいたいが、現実的にファンとアイドルあまり接点がなくて、それこそが事実。
物語の終焉、あかりは骨拾いみたいに、自分が落ちた綿棒を一つ一つ拾うことを決めた。例えば這いつくばりしかできなくても自分、推しを推した人生も自分、受け入れ、生きていく。
現代の推し文化を古典の骨拾い例え、素晴らしい文章で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