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05月15日
《真夜中乙女戰爭》小說心得
—「我」成長的掙扎—
日文書名:真夜中乙女戦争
作者 :F
《真夜中乙女戰爭》心得
我們都渴望成長,成為不平凡。但當我們成長時,必定會捨去「我」的本質。當我們成為自己渴望的大人時,一切又真的那麼美好嗎?
本書中的「我」在前面七個章節不斷重申著人生的無趣,追求的改變的他,遇見了「黑服」,終於有機會成為理想的自己。但在不斷不斷的成長,卻發現單純美好的「前輩」受到了威脅,此時,他毅然決然決定起身保護前輩,對抗理想的自己,與黑服為敵。
本書只停在這個剎那,沒有告訴讀者最後誰能活下來。
我看這本書時不斷回想起我青少年時期最愛看的村上春樹,帶有情色字眼的單詞對於懵懂的青少年來說是最大的刺激,然而,這些字眼都只是作者拿來吸引讀者的手法,更多的意義在於襯托出日常無趣的平凡。
是啊,我們都渴望不平凡的日子,所以想成為有錢有才華有人脈的「黑服」,與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結道。但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也正在不斷的捨去過去的自己。
對於「我」來說,「黑服」與「前輩」都是不可割捨的自己,對著對方報有愛戀情愫。回到身為讀者的我們身上,我們不也都是愛著過去與未來(期待)的自己嗎?仔細品味作者隱藏在故事中的寓意,當自己看懂一切時,也突然明白了「我」早已成為了「黑服」。
《真夜中乙女戰爭》小說劇情簡介
厭世的大學生「我」過著無意義的大學生活,他質疑教授、質疑課堂的意義,在努力賺取學費的打工地獄中看盡人性醜惡。
隨後「我」加入了躲貓貓研究社,認識了「前輩」。前輩單純大方、對外總是樂觀積極,與「我」相反的外顯性格讓「我」深深被吸引。
為了逃出不平凡的日子,「我」與「黑服」成立了觀影同好會,吸收各種來自社會各種不滿的人士,沒想到卻演變成秘密的反社會組織,為了抗議社會的不平等到處進行恐怖攻擊,一場東京破獲計畫即將展開——
最終,破壞蔓延到了「我」的純潔憧憬,「前輩」身上……

《真夜中乙女戰爭》中文版
《真夜中乙女戰爭》這本書
閱讀這本書時,我感受到全身神經都很緊繃,甚至不太舒服。
極長的譬喻、性的刺激字眼、現實生活不可能的一口氣講超過三頁對白、連續對話但不標示這是誰說的、句點用很兇。
作者所描寫的「我」在遇到前輩之前廢話一大堆,又臭又長的文字讓人感覺很煩躁。
但當我嘗試寫心得時,腦中閃過文字背後的人物代表意義,豁然開朗了起來。
所以以下我以條列式來分析四個人物,希望像我一樣、看的懵懵懂懂的讀者也可以試著用我的見解來享受這本書。
套用了這個見解之後,其實就沒那麼煩躁了。如果您有不同的想法,歡迎留言跟一起討論!
【相關文章】電影心得在此:永瀨廉主演『真夜中乙女戰爭』成長的代價|電影心得
《真夜中乙女戰爭》劇情分析
四個人物所代表的我
1.我
我(私):鬱鬱寡歡對任何事都沒有興趣,被教授認證的大二病(中二病in大學生版)
由於這部小說是以「我」的觀點來描寫,所以可以得知主角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勁,對凡事會用盡一切猥褻色情字眼來描述。
但實際上他講出來的話卻與他內心想的完全不同,尤其是對前輩還用敬語。對於東京鐵塔又愛又恨。
2.前輩
前輩:「我」在進躲貓貓社團時的面試官之一,有男朋友但打從第一次見面就對「我」很有興趣。
主動與「我」分享她捏造出來的曖昧夢,之後兩人進到旅館後還坦承自己就是劈腿,但只有他們的時候只愛著「我」這件事是千真萬確的(超婊語錄之一)
*前輩=過去純真的「我」
3.黑服
黑服:謎一般的人物,劇情在「我」遇到黑服後一下子變得很有趣。
黑服靠著自己的聰明賺錢,有著用不完的錢,原本是與「我」打發無聊辦的電影會成為了大家的秘密結社,接著黑服靠著他的能力收服了很多人,進而計畫破壞這個校園、東京。
*黑服=「我」理想中的自己
4.佐藤
佐藤:「我」在大學除了前輩唯一會談話的人,表面上光鮮亮麗也被大公司內定前途一片光明,但對女性關係卻是保持著玩玩心態。
他向學校暴露了「我」可能是校園一系列怪事的主謀,進而被秘密結社報復被迫休學,失去一切的他也加入了秘密結社。
值得一提的時「我」在見到佐藤加入秘密結社時氣憤地對他大罵,比被佐藤揭發時更加憤怒。
*佐藤=「我」在乎的敵人、假想敵,與現在自己相反的「我」
黑服是主角理想的自己,無拘無束受人愛戴且一直朝著目標前進;
前輩代表著純真的自己,知道黑暗也會做壞事但本質上是單純可愛的;
佐藤代表著這世界上反對自己的人,雖然「我」內心討厭對方,但一旦對方變得跟自己一樣(加入秘密結社)後,卻又不能夠接受。
黑服為我的世界帶來了改變
一直渴望著不平凡的主角一直吐槽著平淡的大學生活,終於小說在第七章黑服出現之後劇情大變,「我」的生活不再平庸,變得多采多姿。
「我」與黑服共同舉辦了電影會,結識了很多常客(常連),雖然這些常客是秘密結社的夥伴,有著相同信念以及目標,但作者在這用的不是夥伴(仲間)一詞,所以可以很明確地明白「我」不把常連當自己的同夥。
隨著劇情的推進,常客們轉變成了反社會的組織,到處進行恐怖攻擊。「我」才意識到一切已不再他的掌控之中。

東京破壞計畫
由常客們與黑服共同策畫,偷襲各個欺侮他們常客的非同伴人士。這樣的破壞計畫其實也暗喻著青春期青少年一直渴望的不平凡。然後,破壞計畫最後卻一發不可收拾,演變的我無法掌控的局面。
東京破壞計畫的最後,「我」與前輩通了電話,向前輩坦白了自己就是主謀之一。
前輩對他說了『你真的很差勁,我不原諒你,但你能活著的話,我會摸摸你的頭說你很棒喲』這樣的對話——
這是作者想描述人成長後,人總是期望過往純真的自己能原諒變成邪惡大人的自己吧。故事就停在前輩的這句話。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本書的想法,謝謝你閱讀到這裡。
如果喜歡此篇文章,歡迎用以下連結購買電子書。本站可以獲得些許津貼作為寫更多文章的動力,而您也不會有額外支出的產生。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勵,謝謝!
歡迎追蹤FB@Jenny日文讀書筆記/IG@readerjennybook,才不會漏掉下一本日本小說推薦文唷!
日本語感想文
実は中学生のごろはこういう青春の小説が大好き、村上春樹の本を何本も愛読してた。でも歳をとったら好きなタイプが変わった、今回のきっかけてまた青春の自分に思い出した。
「私」は人が思春期特有の常識外れ思考、何でもエロなものと連想、比喩。そして歳をとったら「私」は理想を近くなった時どんどん元々の自分と離れて、元の世界が壊れていく。
ラスト章に先輩との電話は成長と共に、過去の自分に破壊することへの謝り。
「私」と先輩との対話は、今までピュアな自分への破壊に謝り、過去の自分に許しを求めたいということだと思う。
誰が言ったのが忘れたけど、創作と破壊と同時存在してるって確かに有名な話。
われわれは成長してるうちに、理想な自分を作るために、いくら過去を捨てられたでしょ。過去の自分に謝りたいという点から考えれば、実はとても悲しい物語。
ネットで評論についてたくさん見たんだ、わからないなどの評論が多いそう。もし半分だけ読んだら絶対理解できないと思う、実際はとても面白い作品、卒業論文のなる程の作品だ!(ちなみに自分の卒業論文は太宰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