蹺蹺板怪物心得

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01月10日

《蹺蹺板怪物》讀後心得

—本書已被宣布改編為Netflix電影,將由安海瑟薇主演—

日文書名:シーソーモンスター

在這篇文章你可以讀到

伊坂幸太郎《蹺蹺板怪物》心得、劇情分析與電影介紹。本書由兩篇小說組成:《蹺蹺板怪物》以昭和年代背景探討婆媳戰爭,續篇《旋轉怪物》描述2025年的近未來網路世界的機器人反殺。《蹺蹺板怪物》已宣布改編為Netflix電影,並且由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和莎瑪·海耶克(Salma Hayek)擔任雙主演。

蹺蹺板怪物》劇情簡介

故事從間諜出生的宮子與北山先生的相愛開始,因著愛,宮子選擇引退嫁人為妻。

不料岳母奇怪的舉動,口氣中流露出的:「外來的女人配不上我兒子」等等刺人的言語卻讓宮子起了疑心……婆媳之間的猜疑妒忌、水與火無法相容,山與海之間的嫌隙該如何化解?

婆媳兩人猶如《蹺蹺板怪物》:位於蹺蹺板極限的兩端,僅是維持表面平衡就惹得一身腥風血雨。此時,置身事外的老公卻陷入上司設下的局--

《旋轉怪物》則描述《蹺蹺板怪物》60年後的世界,在AI人工智能的高度發展之下,網路世界如何監視著人們的一舉一動,我們所認知的真相,說不定早在腦海中遭人竄改……

蹺蹺板怪物心得
蹺蹺板怪物心得

《蹺蹺板怪物》實體書
電子書中文版
電子書日文版

作者介紹:伊坂幸太郎

伊坂幸太郎 Isaka Kotaro(日文:いさかこうたろう)以推理小說打開名聲,也因此日後他的許多作品被歸類為推理小說。現已不拘泥於推理作品,作品重視娛樂性、特徵為異想天開而獨創的世界觀、多重的構想力與輕盈灑脫的筆風。

伊坂幸太郎的多部作品皆被日本拍成電影,除了《瓢蟲》由好萊塢翻拍成《子彈列車》,並找來布萊德彼特主演,本篇文章介紹的《蹺蹺板怪物》電影版亦找來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和莎瑪·海耶克(Salma Hayek)等知名影星主演。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蹺蹺板怪物》結局與續篇《旋轉怪物》

《蹺蹺板怪物》故事中敘述間諜出生的宮子在監督夥伴的任務時,不斷受到干擾,懷疑著「間諜就在身邊」的宮子開始調查婆婆的過去。接著發現公公死亡的前後婆婆奇怪的舉動……種種的懷疑讓她對婆婆起了疑心。

在《蹺蹺板怪物》的故事結局中,宮子與婆婆成功攜手合作救出了懦弱的北山,雖然兩人始終不能和平相處,宿命使兩人永遠無法取得共識。但在續篇《旋轉怪物》中寫出來兩人共同創作「繪本」成為後世孩童的必讀故事,可以看出兩人雖然對彼此保有一定的距離,但在仍然以另一種方式合作且維持著友好(?)的交流。

在《旋轉怪物》的世界中,則是描述兩位年輕人所展開的你追我跑,近未來的數位攻防戰,隨故事帶出「爭執」「衝突」「科技進步」等等的必然因果以及「維持和平」的重要願景。

篇名對立角色主題
《蹺蹺板怪物Seesaw Monster》「海族」宮子
「山族」婆婆
婆媳問題、間諜攻防、1990年前後(網路尚未發達,日本經濟最繁榮的泡沫經濟開始前夕)
《旋轉怪物Spin Monster》「海族」水戸
「山族」檜山
科技騙局、人工智慧高度發展、2050年的近未來(網路發達,人們卻消極且不信任網路消息)
《蹺蹺板怪物》兩篇故事

《蹺蹺板怪物》讀後心得

《蹺蹺板怪物》這本書由兩篇小說組成,這兩篇故事擁有共同主題:山族與海族的對立爭鬥。同時,也有貫穿兩篇故事的靈魂人物:間諜出身的宮子。但除了爭鬥與對立以外,這兩篇故事中所呈現出的世界觀實在難以想像是同一條世界線。

《蹺蹺板怪物》所描述的時代中還沒有網路的出現,書中的對立主題為「人與人」的對立;續篇《旋轉怪物》則是描述網路高度發展後「人與人vs.人工智慧」的大亂鬥。

蹺蹺板的兩端:命運般的對立必須存在

《蹺蹺板怪物》這篇故事以描寫媳婦宮子與婆婆檯面下的衝突做為開端,接著帶出這系列小說的主題:山族與海族的對立。但其實把山族與海族這個設定從《蹺蹺板怪物》本書中拔除也無妨,不影響對劇情的理解以及本書的主旨。

雖然一開始我對這種刻意描寫「鬥爭」的劇情不以為意,但我仍相當佩服作者伊坂幸太郎在後段透過角色所表達出來的體悟:「衝突是必須而且必要的存在,若沒有這些對立,那麼人類的文明也不會進步」。

確實,回到人類的歷史上,令人類科技大躍進的就是那兩次世界大戰。雖然說來諷刺,有許多現在人們在用的現代科技正是於戰爭中激發出來的科技。

婆媳戰爭的嚴重程度如同美蘇冷戰

每次讀伊坂幸太郎的小說,總會發覺他筆下的腳色總會有幾個愛嘲諷世人一樣,講出了與劇情無關,但卻富有大道理的話。例如子彈列車電影原作的《瓢蟲》這本書中,裝成乖寶寶的「王子慧」總把「盧安達大屠殺」掛在嘴;《蹺蹺板怪物》本書竟把婆媳之間的關係比擬為美蘇冷戰等級的國際問題。撇除掉美國與蘇聯之間真正的冷戰原因,我認為伊坂幸太郎這種描述手法相當大膽,甚至一不小心可能會引起這兩國的抵制。畢竟這種針對他國的歧視言論在近年是越來越受到關注。

雖然本書由兩篇小說組成,且兩篇短篇小說也各有關聯,但我個人對於這兩篇的閱讀體驗卻是相差甚遠。閱讀《翹翹板怪物》時,輕鬆的筆調、簡單的譬喻令我很快就融入了書中的世界,同時,婆媳之間的猜疑忌妒、伊坂幸太郎筆下的輕鬆的「殺手/間諜日常黑色幽默」更是令我聯想到閱讀《瓢蟲》時一群殺手在新幹線上大亂鬥的快感。結局也非常的幽默有趣,《翹翹板怪物》這篇一下就讀完了。

沒想到接著閱讀續篇《旋轉怪物》時,卻給了我極為痛苦的閱讀體驗。

《旋轉怪物》:AI人工智慧的威脅?不該只有懼怕!

《旋轉怪物》這篇故事構成概念相當有趣,除了出現未來的科技假設以外,還將過去的童話名家宮澤賢治的《奧哲比路與大象》加入到推理元素。然而,即使故事的構成有趣,出現的過多元素卻使人讀不出當中的趣味。對我來說,尤其是關於未來科技的發展我不能全部苟同。我認同AI人工智慧的過度發展會危害到人類,但,關於網路過度發達後世人反被網路訊息欺騙這點,我選擇保持遲疑的態度。

因為,我相信駭客的侵入技術與科技的進步總是同時前進,當我們害怕於假訊息的同時,一定也有人想著如何應對這類假消息(只要這個國家經濟正常運作,令這些網路專家做正當工作能領到比駭客更高薪水的話)。我認同操弄假的國際新聞能令特定政府獲得好處,但若非聊到特定字眼,監控全體平民百姓的通訊軟體又有何好處呢?單單就《旋轉怪物》本書所描述的世界,我實在很難信服連父母要求子女回家吃飯這種訊息都會有人作假。故事中沒有足夠的說明輔助世界背景,只是讓我覺得主角的逃亡顯得尷尬且難以信服。

或許因為我是出生於網路年代的人,從小就用網路學習知識與傳達想法,所以我個人認為網路科技的發達一定是利大於弊,我們不該懼怕網路科技發達,這樣的我在讀《旋轉怪物》時滿是不認同,不過透過本書也令我了解到另一派人可能會有的想法。如同這十幾年來網路急速的發達,過去人們從未想像過的「無國界」工作時代已經來臨,或許2055年時人們苦惱的不是人與人的競爭、而是如同《旋轉怪物》一樣,苦惱於與人工智慧的鬥智。

心得結語:無法定義的《翹翹板怪物》與伊坂幸太郎

陸陸續續讀了伊坂幸太郎的幾本書,其實伊坂幸太郎小說中的故事背景都有種詼諧的黑色幽默感,同時,天馬行空的幻想以及角色對話中丟出的社會議題總會令我眼睛一亮。但可惜的是這些有趣的對話以及社會議題卻很難改編進入影視作品之中。

這次會讀《蹺蹺板怪物》這本書主要是因為Netflix的電影消息,我很喜歡《子彈列車》這部電影跟原作小說《瓢蟲》,所以抱持著很高的期待讀《翹翹板怪物》這本書。但實際讀完卻又覺得自己被伊坂幸太郎嘲諷了一番,我沒辦法為他的書定義「類型」,他的寫作風格與想像出來的世界實在是太豐富了。雖然隱隱約約都有著「推理」元素,但我更喜歡的是關於書中「社會發展」、「人性探索」這一面的對話。

我認為《翹翹板怪物》的電影版可能只是擁有間諜、婆媳這兩種元素的動作喜劇。畢竟如同《子彈列車》原作小說《瓢蟲》一樣,伊坂幸太郎的小說中有太多的「日本元素」,這些在被國外影劇組改編時往往會被忽略掉。如果你對這部電影有興趣,不如跟我一樣先閱讀《蹺蹺板怪物》的原著小說,一睹為快吧!

《蹺蹺板怪物》Netflix電影

目前《蹺蹺板怪物》的尚未釋出預告片與上映時間,僅有Netflix新聞宣布翻拍。主演由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和莎瑪·海耶克(Salma Hayek)兩人擔任。(新聞連結

蹺蹺板怪物佳句 日文讀書筆記

競爭

不管是什麼樣的生物,只要待在狹窄的同個空間生存的話,就一定會產生衝突。在人際關係裡面,不存在「絕對沒問題」這一回事。相愛的夫妻因著爭吵而離婚、弟子對敬愛的師匠突然翻臉、本該同心協力的隊友突然變得勢不兩立……這些事情都整天在發生。

どんな生き物も狭い空間に共存していれば、争いはじめます。人間関係において、絶対大丈夫ということはありませんから。愛し合っていた夫婦が、罵り合って離婚することはもちろん、尊敬していた師匠に弟子が愛想を尽かすことや、分かり合っていたはずのチームメイト同士が急に、相手を蛇蝎の如く嫌い合うこともあります。珍しいことではなく、よく

要大家毫無衝突、安穩平靜的過著生活是絕對不可能的。無論什麼時代都有人在爭鬥衝突,這就是歷史吧。

争いゼロの、全部が平らで穏やか、なんて状況は絶対にないんだ。いつだってどこかで誰かが争っている。それが歴史だろ。

衝突與科技進步相輔相成

不發生碰撞、衝突就什麼都不會產生,任何事物都不會進化。因為有衝突所以發生變化,所以才能產生新的事物。星星就是這樣來的。

ぶつかり合わなければ何も起きない。何も進化しない。衝突が変化を起こして、新しいものを生み出す。星だって、そうだ

戰爭就是所謂的衝突。如果想要的東西沒有了國家經濟就會停滯不前,這種時候該怎麼辦呢?去搶別人的東西不就好了!如此一來想要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只是維持現狀的話反倒是倒退。創造、破壞。創造、破壞。不,可能連戰爭是種「破壞」也沒自覺吧?

争いとは、衝突することだから。欲しい物がなくなれば経済は止まる。じゃあ、どうすればいい? 持っている物を奪えばいい。そうすれば欲しい物が増える。現状維持と縮小こそ悪だ。作って、壊す。作って、壊す。いや、壊す、という認識すらないだろうな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本書的想法,謝謝你閱讀到這裡。

如果喜歡此篇文章,歡迎用以下連結購買電子書。本站可以獲得些許津貼作為寫更多文章的動力,而您也不會有額外支出的產生。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勵,謝謝!

《蹺蹺板怪物》實體書
電子書中文版
電子書日文版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