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01月19日
川村元氣《百花》小說心得
日文書名:百花
本書已被改編為同名電影,由菅田將暉﹑原田美枝子﹑長澤雅美演出。
《百花》小說劇情
再熟悉不過的親人,如今卻成了陌生的臉孔。患上「認知障礙症」葛西百合子與其子葛西泉,兩人互相扶持的愛,卻經不起病情的考驗。面對眼前失去記憶的母親,葛西泉一籌莫展卻又無法放手。
母親忘卻了過去的回憶,望向煙火時,神采飛揚的表情瞬間變成了眼神閃耀的少女,她嚷著:「我想看半邊煙火!」母親忘記了自己的身分、年齡,卻記得兩人間說不出口的「那一年」?
那一年,母親消失在年幼泉的世界,盡全力去追求夢寐以求的愛,造成了泉一輩子的傷痛。身為讀者與泉一樣不知曉「那一年」的母親,透過泉的片面視角,不僅為這樣的母親感到惋惜。
然而,記憶會淡去,心中的感動卻永遠不會消失。隨著篇章的前進,母親生命中的童年:太宰治「跑吧!美樂斯」、舒曼「兒時情景」等回憶不斷貫穿全書,結局揭發「那一年」母親的秘密,反轉「半邊煙火」的回憶。

| 大家好!我是愛書成痴的Jenny,也是一位熱愛日本文化和偶像的日文痴。 如果你和我一樣熱愛日本文化/閱讀,歡迎追蹤我,一起探索日本文學和娛樂的魅力吧! |  | |
《百花》讀後心得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曾聽說這部電影在日本票房表現平平,但卻獲得了國際電影大獎。因此,我大致知道這是一部藝術性高但娛樂性低的作品。閱讀後,我能理解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這部電影沉悶。我非常喜歡小說中用文字描寫阿茲海默症所造成的記憶混亂,但卻無法想像電影會以怎樣的畫面呈現這種情感。有趣的是,這本小說以及電影都是由同一位導演,也就是川村元氣所創作。自己寫小說,自己拍電影,我我想很少人能夠做到吧!
隨著時代的進步,長者罹患上阿茲海默症已經不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我曾與家族中一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長者相處,因此我對這本書所描述的內容非常有感觸。在症狀初期,阿茲海默症最容易被人忽視,以為患者只是個性怪異。我家中的長輩天生就有脾氣急躁的個性,初期症狀也只被當成無理取鬧,但後來經過診斷才發現是罹患了這種疾病。
這本書深刻地描繪了「與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長者相處」的情境。看著泉與母親的相處方式,不今會令讀者想到自己與父母的相處方式。令我最感動的是結尾將記憶這件事擴展到一般人身上,只要是活著就會不停遺忘,但刻骨銘心的記憶卻不會離開腦海,總會在某個時刻、突然就想起來。人類的記憶神秘令人著迷,放入作品時總是能如此動人。
身為母親與追逐愛情
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我一直以來都持有的疑問:「父母成為父母之前,那些過去的戀愛史是什麼樣的?」我曾經問過長輩年輕時期的戀愛史,然而大部分的長輩都是呼嚨帶過,似乎是不想讓晚輩的我知道他過去的風流史,我小時候不明白,長大之後卻逐漸開始懂得為什麼不能夠對晚輩坦白這一面。因為,長輩在成為父母之前也只是一般人,一樣擁有愛恨情欲,即使有些人會因為種種原因而改變,但他們不想讓過去的那一面曝光給晚輩知道。
在《百花》本書中,身為母親的百合子在泉最需要母親的時候,卻選擇離開他去追求愛情。然而,在與兒子分開一年後,或許是因為與戀人的感情淡了,或許是因為阪神大地震的震撼,不論改變百合子的契機是什麼,她決定回到兒子身邊,用一輩子來彌補泉這一年來的傷痛。
電影《百花》原作心得:「愛」的記憶
原本以為這是一部描述現代社會普遍面臨的「長照」故事,但到了結局才發現這本書的主題始終都是「愛」。不管親人變成什麼樣子,那些曾經共同擁有的回憶不會消失。即使對方因為種種因素失去了往日的風采,那些屬於「愛」的記憶卻會深深地刻在心上。
我很難說這本書適合每一個人,對我來說感動的點,卻可能因為其他人沒經歷過,而感到無趣。這本書以作者川村元氣的外婆為原形,是作者親身經歷長照後才寫出的作品,雖然不《百花》是完美結局,甚至可以說是本讓人讀了會感到「愧疚」、「痛苦」的小說。但,正因如此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無論是誰,都能從這本書中體悟到自己有關「記憶」的感受。

(圖片來源)
以下是與心得較無關的劇情分析。
半邊煙火
失去了人生的部分記憶的百合子,卻對「半邊煙火」念念不忘。整部小說不斷暗示讀者,媽媽在那場煙火中企圖尋找過往的戀人,但真相卻是:媽媽所喜愛的半邊煙火,其實只是小時候與泉一起觀賞的「被景觀擋住的半邊煙火」,這才是媽媽最珍貴的回憶。
我必須坦白由於百合子在「那一年」拋棄泉,獨自成為大學教授的外遇對象這段劇情,讓我一度對這位母親相當失望,在心裡畫上了「母親失格」這樣的標籤。然而,結尾時揭發母親無法忘懷的「半邊煙火」其實是與泉的回憶,不禁令我覺得好愧疚。
書中出現的譬喻
兒時場景
兒時情景是德國音樂家舒曼為其妻子克拉拉所創作的鋼琴曲,這首曲子多次在本書中出現,
- 首次出現:鋼琴學生不段重複練習「兒時情景」
- 百合子與私奔對象的定情曲:以舒曼與克拉拉之間的關係象徵母親對淺葉教授的一往情深
- 泉:年幼學琴的記憶
毫無邏輯的陳述句獨白
本書的開頭、以及中段都穿插了毫無邏輯的陳述句,完全不分段且令人摸不著頭緒,但隨著本書的主題「記憶」「愛」逐漸出現,讀者也隨即漸漸能了解這段奇怪的獨白便是百合子的混亂記憶。然而,雖然失去了大部分的記憶,但曾在腦海裡留下深刻回憶的片段卻不會消失。
《百花》作者介紹:川村元氣
川村元氣(川村元気,日文:かわむらげんき)擔任『電車男』、『你的名字』、『鈴芽之旅』等多項日本電影企劃,執筆散文、小說、翻譯等不同創作。執筆《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億男》兩部小說作品皆被翻拍為電影。《百花》這部作品由原作小說、編劇、到電影導演皆為川村元氣自己主導,獲得「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殊榮。
本書以作者祖母為原型,實地探訪多位長照照護者以及其親人才創作出的作品。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電影『百花』
菅田將暉
菅田將暉飾演書中主角葛西泉,在唱片公司工作。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卻因為童年時的「那一年」,與母親產生了芥蒂。即使花上了數十年,兩人卻都對「那一年」緘默不語,成了心中的芥蒂。

原田美枝子
原田美枝子在本劇中飾演母親葛西百合子,百合子是鋼琴教室老師,卻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去。患上阿茲海默症後經常出現記憶混淆的現象,不斷說著「想看半邊煙火」,令人摸不著頭緒。

長澤雅美
長澤雅美在電影裡飾演泉的妻子葛西香織。
《百花》佳句 日文讀書筆記
成為父母
自分を突き動かしたなにかが、父性なのかどうかはいまだにわからない。けれどもあの時、その拠り所のようなものを、ようやく自分の中に見つけられたのかもしれない。そのなにかを頼りに生きていくうちに、父になれる日がいつかくるのだろう。きっと、母がそうであったように。
雖然不懂驅使自己動作的是不是所謂的「父性」。但在那個時候、那個地方確實是從自己身上感受到了什麼。並且靠著那股感受支撐自己而活著,孩子出生、成為父親那天何時會到來呢?我想,母親一定也曾經這樣憧憬過。
生命
ヒト形の雲が、ゆっくりと動いている。その中央にある小さな心臓が、弾かれたように脈打っていた。そこに命があるということがまだ実感できなかった。
似人型的雲塊緩慢的移動。在中心那小小的心臟,像跳動那樣拍打著脈搏。沒辦法想像那就是所謂的「生命」。
失去記憶
何かの記憶を失わせればいいんでしょうね。例えば、赤の記憶、海の記憶、愛の記憶」 確かに、人間の個性は欠けていることによって生まれるのかもしれない。赤の記憶がない画家が描く絵や、愛の記憶を失った小説家が紡ぐ物語はきっと魅力的なものになるのだろう
失去了某段記憶也不錯。例如:紅色的記憶、海的記憶、愛的記憶。人如果缺少某部分,同時也會因著缺少的那部分而萌生出另一種情感。失去紅色記憶的畫家所描繪的畫、遺忘愛的小說家所編織的故事,一定很有魅力吧。
あの日から母は、ごく普通に生きることを決めたように見えた。百合子はきっと、息子を人生の中心に据えると心に決めて生きていた。けれども認知症になったいま、ふたたび母に拒絶されたような気がしていた。
打從「那一天」開始,雖然母親表面上像是平常人一樣普通生活著,但在百合子心中一定下了以兒子為人生中心的重大決定。但,患上認知障礙症後的現在,又再次感覺到被母親排除在外。
笑いながら、はしゃぎながら、淀みなく"私の人生"について話していた。 真実と噓が混じり合い、なにが本物なのかわからなくなってくる。話しているうちに、本当に自分がそう生きてきたような気がした。 記憶を書き直せば、それはすべて私のものになる。
佯裝笑容,偽裝嬉鬧情緒,我毫不猶豫地與對方聊起“我的生活”。真相和謊言混雜在一起,已經不知道什麼是現實了。我越說越覺得我真的那樣生活過。如果我的記憶不再,我想那些"我的生活"就是真實的我。
【相關文章】今天開始學日文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本書的想法,謝謝你閱讀到這裡。
如果喜歡此篇文章,歡迎用以下連結購買電子書。本站可以獲得些許津貼作為寫更多文章的動力,而您也不會有額外支出的產生。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勵,謝謝!
歡迎追蹤FB@Jenny日文讀書筆記/IG@readerjennybook,才不會漏掉下一本日本小說推薦文唷!




